黔東南州介紹
凱里設治已有500年歷史,早在明清時期曾有“小京州”美稱。幾百年來,生活在凱里這塊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 凱里位于貴州南部的荔波縣境內,總面積273.1平方公里,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蒼茫的森林為主體,由小七孔鴛鴦湖景區、大七孔地峨宮景區、水春河峽谷景區及樟江沿江風光帶等構成,主要景點有58個。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內森林密布,連片集中,原生性強,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區內各種生物達2000多種,其中植物新種約4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掌葉木、傘花木、任木、黃枝油杉、南方鐵杉、廣東五針松、香果樹、短葉黃杉、翠柏、穗花杉等;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白鷴、蘭翅八色鶇、大靈貓、毛冠鹿、獼猴、小靈貓、蘇門羚、林麝等。 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和浩瀚蒼茫的森林為主體的凱里,由小七孔鴛鴦湖景區、大七孔地峨宮景區、水春河峽谷景區及樟江沿江風光帶等構成,主要景點有58個。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內森林密布,連片集中,原生性強,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區內各種生物達2000多種,其中植物新種約4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掌葉木、傘花木、任木、黃枝油杉、南方鐵杉、廣東五針松、香果樹、短葉黃杉、翠柏、穗花杉等;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白鷴、蘭翅八色鶇、大靈貓、毛冠鹿、獼猴、小靈貓、蘇門羚、林麝等。 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305.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31萬公頃。轄2個鄉,8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65個居民委員會,201個村民委員會。年末總人口45.1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3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33.50萬人。是一個以苗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新興工業城市。人口出生率17.37‰,自然增長率11.11‰,計劃生育率95.26%。主要礦產有煤、鋁土、鉛鋅、鐵等。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7℃,日照1289小時,無霜期288天,降水量1240毫米。 河流屬長江流域沅江水系,有知名中等河流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另有小河及溪溝50條,河流切割深,落差大,故水能蘊藏量較為豐富,全市理論蘊藏為61576千瓦,其中15134千瓦與福泉、黃平兩縣共有。 河的南側群山起伏的原始森林中,生長著一種龜背竹,龜背山由此得名。與龜背山相連的野豬林,人跡罕至,林木遮蔭蔽日,實為清涼世界。林中藤纏樹樹,樹纏藤,是迄今發現的全國最大的野藤景觀,其間石包木、木包石,令人嘆為觀止。附近有兩潭,人稱鴛鴦湖,兩湖相連,湖水面積約13公傾,水深40余米,蕩舟湖上,別有情趣。距小七孔鴛鴦湖景區約5公里的大七孔地峨宮景區,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有一座高80余米的天生橋巍然而立。 以下地名與黔東南州面積相當:甘肅省酒泉敦煌市沙州鎮貴州遵義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柴旦鎮甘肅省酒泉阿克塞縣云南大理州甘肅省酒泉敦煌市黑龍江佳木斯西藏林芝察隅縣西藏拉薩云南楚雄州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
黔東南州景點列表
-
-
新橋聾子河大溶洞
新橋聾子河大溶洞在鎮遠縣,距青龍洞約4公里。洞長20公里左右,已開辟部分,有高2―20米的大廳3個。鐘乳石倒垂如冰凌,直立如石林,氣象萬千,煙霞縹緲。舉凡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山川田園,亭臺樓閣,日用... [全部]
-
-
和平村
和平村 鎮遠“和平村”舊址,即“國民政府軍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在華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會鎮遠和平村工作隊)”舊址,原為國民政府貴州省第二模范監獄,占地面積6422平方米,東西寬77米,南北長83.4... [全部]